“你不迈出这一步,就永远没有下一步”
对正走在创业道路上的年轻人,李旭光给出了自己的建议。“自信出奇迹,你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办成事。要树立一个比自己目前情况高一些的目标,激励自己去完成。”
6岁收获人生第一桶金—2块钱
李旭光是众多草根老板中的一个。1985年,他出生于定州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。父亲是包工头,母亲务农。家里没有从商的其他亲戚,唯独李旭光从小便对做生意有着浓厚的兴趣。
李旭光童年时家里经济条件一般,父母平时生活习惯比较节俭。儿时的李旭光看到村里做生意成功的人,心生羡慕,“我要是也能像他们这样该多好啊!”
6岁那年,在姥姥的帮助下,李旭光批了一些雪糕在路边卖。回忆起那段经历,李旭光很开心地说:“那会儿天气挺热的,但自己却无暇顾及,只觉得很兴奋,我也能挣钱了!”李旭光清楚地记得当时挣了2元钱,“小时候觉得2元钱可不是个小数目呢!”
上了高中后,社会上很流行通过电话营销销售书籍、礼品。李旭光在学习之余找到了这样一份兼职,但由于学习时间紧张,不久后,李旭光放弃了这个工作。但“挣钱”的火苗就此被真正点燃,“当时并不是缺钱花,家里虽然不富裕,但还不穷。我是从心底里对挣钱这件事感兴趣,上大学后,时间肯定充裕,到
那时再想挣钱的路子。”
2005年9月,李旭光考入了石家庄信息工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。
一次次失败 他越挫越勇
2006年4月,读大一的李旭光从杂志上看到一个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。“那个大学生毕业后在学校开了个冷饮店,我当时觉得自己可以把他的创业经历复制下来,就开始准备开冷饮店的事。”在家人朋友的资助下,李旭光在学校食堂里租了个窗口,加盟了一个冷饮店,开始了第一次创业。每天下课,他都要匆匆赶到食堂,和朋友一起照料生意。三个月过去了暑假到来,冷饮店也从此关了门。第一次创业以赔掉四五千块钱而告终。李旭光回忆这段创业经历时说:“当时对开店的很多细节没有考虑周全,失败是必然的,它是我以后创业成功的一块铺路石。”随后的大学生活中,虽然没有再创业,但李旭光从未停止过做生意的步伐。2006年底,卖玫瑰花、光盘,2007年新学期开学,组织学生在校园中卖电话卡。
2008年年初,和身边的同学们一样,李旭光开始找实习岗位。在一家咨询管理公司做了3个月企业培训工作后,李旭光选择了辞职。“在公司里认识了很多培训老师,也基本了解了这个行业的运营机制,我觉得我也可以成立这样一家自己的公司。”联系了几个合伙人,筹集到注册资金后,“盛世天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”成立了。公司经营近半年后,仍处于亏损状态。几个合伙人对市场方向及宣传手段等产生了分歧,加上大家都年轻气盛,公司不久后就倒闭了。
“我对这次创业很用心,每天脑子里想的全是怎样能把公司经营得更好。可付出了很大的热情,收获的却并没如自己所愿。”总结了前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后,李旭光再次扬帆起航。
2009年5月,李旭光注册了石家庄一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,母校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给了他场地、政策上的支持。 而且还有专业老师的辅导,这让李旭光少走了不少弯路。好景不长,由于市场变化,最终放弃。
接下来一年的时间里,李旭光又做了车险代理,但结果依旧不尽如人意。经历过一次次失败的李旭光感到很绝望,这个25岁的小伙子有些不知所措。在北京工地上跟着父亲干了几个月工地采购,不久后,李旭光觉得创业当老板才是自己应该走的路,他再次来到石家庄。
风雨之后才能见到绚丽彩虹
“刚回到石家庄时,自己也不清楚该做什么,便到了一家网络销售电力用品公司工作,在那待了一个月后,感觉这个项目并不难,我也可以做!”看到商机的李旭光办理了辞职,开始策划筹备建公司。李旭光看中了网络营销形式,每天没日没夜地盯着电脑,提前为公司项目进行网络宣传。
2011年初,李旭光开办的石家庄金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,入驻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的创业孵化基地,20平方米的办公面积,3位员工,又一次的创业之路就这样开始了。
“相关部门给予大力的政策支持,汇聚了天时地利人和,而且我在项目选择、产品销售上都有了一定的经验基础。”李旭光清楚地记得,公司成立不到一个月便有了第一笔生意,挣了200多元钱。很快,第二笔、第三笔生意接踵而至,一年后,公司的经营已逐步稳定,步入正轨。刚刚过去的2014年,李旭光公司的业绩达到了三千万,公司员工近百人,资产也有1000多万了。
2015年初,李旭光与合伙人又成立了一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,将事业发展得更加宽广了。